方艙 CT 場地準備需求
※ 客戶提供動力電纜和網(wǎng)線,其他包括防護、照明、空調(diào)、配電箱等都集成在方艙內(nèi)
1. 方艙尺寸
外部尺寸:長寬高 8.4x4.3x3.2(米)
內(nèi)部尺寸:掃描間 5.7x3.9x2.8(米),操作間 2.4x3.9x2.8(米)
后期可能有變化,具體項目和供應商確認
2. 地面承重
單個方艙(操作間+掃描間)約 15 噸,,不含設備重量
艙體下方有方鋼支架(供應商提供),要考慮地面承重和平整度
3. 防護
內(nèi)置六面防護,每面 4mmPb
地面防護在到貨拼接后現(xiàn)場鋪鉛皮
4. 裝修效果
5. 配電
i. 用電量:CT+空調(diào)兩臺(3+1.5P)+照明+插座
空調(diào):1 P 制冷量 ≈0.735kW(電功率)
照明:(8 盞 LED 燈)≈0.1kw,可忽略
插座:裝機時用
ii. 電纜:院方準備動力電纜,接入方艙內(nèi)配電箱,給所有負載供電
建議在方艙下方開孔,電纜由此接入配電箱內(nèi),避免下雨進水
iii. 配電箱:供應商提供,除 CT 回路外還要預留其他負載的空開,可從 CT 斷路
器上端分線減少干擾
iv. 接地:動力電纜要有地線
配電箱圖片
左側(cè) CT 斷路器(A),右側(cè)其他
負載斷路器(B),注意以下問題:
1. 從 A 上端跨線到 B 上端
2. A 上端有兩根電纜(動力電
纜,跨線),要剝線后擰在一
起,不能用兩組線鼻子,線
鼻子如果接觸不良容易打
火。
3. 已要求供應商后期發(fā)貨時提
供跨線和 B 上端的線鼻子。
以上只是我這邊采用的接線方
式,供參考
6. 布局
出于醫(yī)患分流的考慮,方艙設計掃描間門與醫(yī)護人員出入門在艙體對側(cè),提前與客戶
溝通是否滿足現(xiàn)場條件,如不滿足及早通知供應商調(diào)整。
7. 設備固定
i. 鋼板固定 鋼板和 CT 一起發(fā)貨
ii. 建議病床校準后再把兩塊鋼板焊接在一起,可與工程師協(xié)商
8. 網(wǎng)絡
i. 方艙預留網(wǎng)絡端口和管線,需要院方拉網(wǎng)線
ii. 院方提供兩個 IP 地址,一個給主機,一個給工作站(如有),提前了解配置
iii. pacs:CT—設備操作臺—客戶工作站(有 pacs 操作系統(tǒng))—pacs 服務器
iv. 讓安裝工程師提前和醫(yī)院信息科對接
9. CT 進場
i. 方艙運輸時分裝兩輛車,落位后拼裝在一起。拼裝及內(nèi)部裝修(門窗,吊頂,地
面鉛皮,照明等)時間 2 天左右,根據(jù)出廠情況(是否已安裝外掛彩鋼板,etc)
會有不同,提前向供應商了解并與 CT 到場安裝時間銜接好。
ii. 艙內(nèi)地面高于外面,用叉車進場。
10. 其他
方艙內(nèi)沒有上下水點位
電動門上方有曝光警示燈
屋內(nèi)有紫外線殺菌燈

